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三国之我见
作者:耿战军 律师  时间:2012年03月21日
读三国,悟哲理,令人感慨。
十多年前作为导游带团到浙新昌游诸葛村,八卦的布局融合了古朴的村舍街道令人神往,浮想联篇,兴致颇丰。地陪讲解是当地一位诸葛姓氏的机灵的女大学生。导游之间话较多。对诸葛村的赞叹之余,我具体分析了一些诸葛亮的不足,本以为对方不会同意,谁知竟得到完全的赞同。回沪后还收到小诸葛的一张热情的明信片,足见诸葛家风的豁达。
汉末大势三分。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规律。天下一流智勇双全的姜维归于蜀国,一流战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一流谋士孔明、庞统尽归玄德。典故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九虎将中已有六员在刘备,文武大才胜过曹操与孙权等手下,几年辛苦,拥有了百万雄兵,地据荆州、川蜀、汉中,已形成对曹魏的钳形优势,以德治国,天下民心向往,本可以夺取天下。然归于失败,有内在规律可言,实为必然。
刘备有八大误:
一误,不受刘表之让,非但失去三十万雄兵、及居荆州地利本可北退曹兵之军事先机,和落实“隆中对”的第一战略部署;反遇赤壁之大战,其中还给诸葛孔明联吴于江东时造成了多次险境,又给后来孙权夺荆制造了口实。
二误,刘备受凤雏辅助攻取西川,又是仁义过度误事,本可变通凤雏意见,对刘璋扣留不予杀之,而尽灭张任之力,早日拿下川蜀。方造成后来的艰难战役,痛失庞统,失去功业一臂;同时造成诸葛进川而荆州守备缺军师之谋的严重后果。
三误,蜀汉最强之时,首当及时调遣军力致第一战略要地荆州,增派大将张飞、黄忠或赵云之一,或刘备、孔明率大军亲临,再北攻曹魏,则可一举成功,而后可平吴。率大军亲征是刘备、曹操及司马懿的一贯正确做法,而刘备此时却听诸葛及群臣之言,而自于川蜀称帝,贻误军机,导致失去荆州,缺乏帝王之气。后见朱元璋战略之一“缓称王”而取天下实为对照也。
四误,后来刘备为报关羽被害之大仇,亲率百万大军征弱吴也为可赞,但因责于孔明而弃之朝中,为征吴关键之时意气用事之大误,不能用孔明之大才,而因谋略不足,以致火烧连营,彝陵大败尽失地理与军事优势,实为可叹。此处足见刘备感情冲突之时不能如曹操一样顾全大局而缺帝王之气,其结果非但不能为二位弟弟报仇雪恨,也耽误大业使优势丧失多年,其错之因,在于性格,起于偏听军师而疏兄弟,后致感情用事而误大势。今言:“性格决定命运”实为写照。
五误,如关羽之死,结果在孙权,起因之一却在刘备。刘以兄弟之小仁义不受荆州刘表的诚意让位,而误复兴汉室之大业,终为荆州之败而误关羽之弟。真理过头即为谬误。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荆州本有雄兵三十万,又为军事重地,为诸葛出山时隆中对的重要战略布置。如取得先机,就能击退曹操,又可扩大战略要地。既不会有后来的赤壁之战,又不会使诸葛为联合而身处东吴险境,也不会使关羽后来的两面不利。
六误,张飞和黄忠也相续因征吴而牺牲,是连锁反映。
七误,随后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八误,关羽、张飞以不同意见多次政治监督诸葛,本是古代政治中难得的民主政治的萌芽,若发展起来,又有刘备对民的关怀备至,诸葛的明治天下,本有可能逐步建立一种新的民主仁政,汉室还可再兴旺三百年,使仁义之风深入民政之髓,奠定中华文化先进之本;能够深远影响到中国以后的政治制度。由于刘备的多方失误,导致大业最终失败,使这种环节断裂,可能的新生事物的萌芽夭折,实为历史之可惜。
天下英雄尽归刘备,然大业不成,非天不助。正如凤雏谓,仁义误事。也应了当今之言:“性格决定命运”。刘备之误招致事业的失败,祸及兄弟和部属,实为历史之可叹!
刘备爱英雄而妨英雄,犹如的卢马。罗贯中《三国演义》编造的卢马可谓意味深长。
刘备之名,实为写照。文武大才,备而不成,令人痛惜。究其缘由,有姓名使然,也如水浒的宋江,谓断送大宋江山;吴用,可谓有计谋而无用也。直接缘由则为性格使然。刘以关羽、刘表、刘璋兄弟之小义小仁小德,而误汉室、天下、百姓之大义大仁大德。所以成大事者,首需仁德,人心可收,然权谋虽次之而必须,不可误事。如以备之仁义辅以操之权谋,则天下尽归于蜀汉,仁德尽兴,政风纯厚,国富民强。
有人说,刘备虽是一代枭雄,然大虚大伪。这是个别笔墨文人对历史的歪曲。试问,已经三让徐州了,皇叔为何不取?刘表诚意将荆州之权相让,皇叔又为何不受?刘璋已在皇叔涪城宴请的囊中,西川皇叔为何又不得?从大利大益上判断,有这样的虚伪吗?没有。
又试问,诸葛亮、庞统何许高人?刘备如果不真情实意仁义为民,他们会竭尽辅佐吗?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又是何许高人?刘备如果不是一代忠良,匡扶汉室,他们会俯首称臣,竭尽效力吗?他们都是英雄。哪个不比那些只会说空话的历史后的笔墨文人明白事理。实践出真知。他们是生长在那个时代的文武大才,最熟悉刘皇叔,因此最有发言权。正因为刘备是仁义之君,大忠大实之君,才会有他们在最困难的时期的追随和尽忠。从大智大德上判断,假如刘备是大虚大伪,他们自会看的比谁都清楚,也不会专为追随刘备了,也不会有关公千里走单骑,赵子龙长板坡救阿斗的动人故事了。
三国的诸葛亮是一个神话,他神鬼莫测的惊天计谋流芳百世,后人传诵。伟人虽然令人敬仰,然客观也有另一面值得研究足戒。诸葛亮有六大错:
其一,错失荆州要地是一大战略错误。荆州为取天下之牛耳,本是隆中对北取许昌的重要战略基地。事实上先前已有凤雏断言,荆州之要地当安排关张赵三人坐镇方为安全的高谋大略。凤雏不幸去后,诸葛明知关羽高傲,且已拒绝与东吴和亲,何不及时在汉中大捷后迅速调集大军增派大将调整布防?而安排了对关羽抱有成见的刘封作为后应,出此败笔是诸葛亮的一大错误。
其二,诸葛亮只注重自己个人作用而不置姜维和马谡两位大才于前线实战锻炼之大用,而只置于长期的参谋之小用,没有合理的战略性人事安排,以致造成马谡缺乏实战锻炼竟有街亭之失;姜维缺乏战略锻炼竟有阴平之失的两大严重的军事后果,则更为可惜!是又一大错误,也为后人之鉴也。
其三,诸葛亮虽严法然而关键处事僵化教条,误斩马谡是一大失败。正如李严所说,蜀中本来人才就缺乏,应留下马谡以待罪立功。而马谡又何止一般人才?与其兄弟马良一样都是战略性高谋。马良曾献计曰,荆州孤立,但拿下长沙四郡可生根。马谡曾献计曰,取孟获应兵战为下,心战为上。此皆为战略计划,为隆中对所没有。再说马谡缺乏实战锻炼是诸葛亮的一大责任,因此失于第一次出祁山虽有军令状情有可原,如果学曹操关键之时不杀关键之才,后来可能会有马谡战略调整之谋而光复汉室,失地也可收复,然失去了人才则会失去更多的地。
其四,诸葛亮虽精于战役之谋,但除《隆中对》事先的战略安排之外,缺乏战略性人才重大配合作用的发挥;只注重自己个人作用是又一大错误。
虽失马谡,却喜得姜维。后五次出祁山,可惜未能重用姜维做前锋,自己留为后勤,保证政局和供粮的稳固的大战略安排。而汉时韩信前线作战,萧何后勤备粮的大战略应对,稳操胜券,是一大对照,已有成功经验,为什么就不能运用?
因此,大战略的作用,胜过或天时或地利或人和的暂时优势,它能组合天时地利人和的长处,发挥更大作用,确实为制胜之根本。
本可以有诸葛亮与姜维两大高才的前后坐镇,奠定胜局。但却缺乏前后战略配合是又一大失败。所以六出祁山表面失败在每次战役的缺乏粮草,实际失败在战略配合大局失策,以致不能中兴汉室,令人扼腕叹惜。
后人已对诸葛孔明后来自持高才,不用他人为谋的不足做出了评论。也是当今商界的借鉴。
其五,诸葛亮虽智高如天,然其不能行“举轻若重”之作风是其短处,以致在年高时过分操劳,精力不济,而不能光复汉室,一人劳累过度致死,甚为可惜!
鞠躬尽瘁是为业之典范,但如能举重若轻而鞠躬尽瘁则为上策。反观对手的司马懿,则是举重若轻的行事方法,年高于诸葛亮却最终胜于诸葛亮。如果诸葛亮也能像对手司马懿一样的举重若轻,则汉室可复,定能笑到最后。此内在的行事方法对个人事小,然对关系国事却是事大,是关系到汉室复兴的一大关键,所以是一大错误。
其六,欲为天下之君,必经亲征锻炼。然诸葛亮对刘禅的态度却是作为史称的“阿斗”的宠养做法,使之不能得到培养。如果诸葛亮心中没鬼为什么不锻炼刘禅?可能是怕他有了实权来为叔叔报仇?
再说诸葛孔明虽智谋惊于天下,然其尽施才能也有不计仁义之处,足有六大质疑,可谓不计手段,太过狠毒?
质疑一,火烧新野,使城中广大百姓无房可居,逐产生跟随皇叔大规模迁徒的客观性不利局面。
质疑二,火烧三万藤甲军,只为孟获一人的归顺。
质疑三,誅心而三气周瑜致其死。
质疑四,荆州事件导致关羽的死亡是诸葛亮的有意安排。
刘备早言曰,关傲与上,张暴与下,皆为杀身之祸。诸葛明知关羽高傲,且已拒绝与东吴和亲,何不及时调整布防?又安排对关羽抱有成见的刘封在其身边作为后应,出此败笔?此与诸葛一生的周密安排之谋完全不同。
以用兵之道分析,在刘备攻川,诸葛坐镇荆州时,身边有大将关羽、张飞、赵云和黄忠,拥兵三十万之众以防南北。
而诸葛攻西川,却尽带张飞、赵云、黄忠三员大将,只留关羽一人十五万部队,进攻樊城就无法守备荆州,造成兵少将寡的不利局面。
诸葛取得西川和汉中后也不及时调动大军回援荆州。事实上先前又有凤雏断言,荆州之要地当安排关张赵三人坐镇方为安全的高谋大略。诸葛事先明知凤雏对荆州有正确安排,又明知关羽一人在荆州,有受孙曹两面夹攻的危险,在军事力量的分配上已是十分的不公,成为兵家之大忌。以诸葛的智慧绝非能如此,那是为杀关羽骄气?也是不现实,足有质疑。而诸葛亮之计有时甚毒,三气周瑜为例。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心狠手辣两方面对照分析,应当说,关羽的遇难是诸葛亮的有意安排。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关羽?
第一, 是为排除政治监督,以实现其传统的一人专事刘备的治国方略。
关羽、张飞皆为刘备兄弟,以不同意见多次监督诸葛亮,已与诸葛亮信奉的传统之帝制冲突,早已引起惯于一人决断行事的诸葛亮的不满。蜀汉建立之初,各种军机瞬隙万变,刘备被诸葛亮联众臣冠以蜀王而被陶醉于王位之乐中,又犯了“甘露寺”的弱点之错,过于信赖诸葛亮,疏远了关张两兄弟,表现在关羽被诸葛远调于荆州,而张飞被诸葛调于阆中。所以诸葛亮为实施其一人操纵的宰相政治,疏远分离刘关张三兄弟在三个地方就是诸葛亮的有意安排。
第二,是关羽的做法危及到诸葛家族的利益。
其中先有东吴押诸葛亮胞兄诸葛瑾一家38口人问罪要挟刘备出让荆州。诸葛亮也有言在先:“若家兄有难,亮也不能独活。”
而关羽却以大汉江山为重,不肯放弃荆州,已经构成对诸葛家族的危险。这就是问题的原因。同时刘备当时也真的被诸葛亮以王制宠拥成了迷糊的“阿斗”,所以诸葛亮借东吴之刀杀关羽,又借内乱之刀杀张飞是有可能的。就因为存在这些诸多质疑,才会产生善良厚道的刘备“梦中惊醒”,一反敬重军师的常态,贬诸葛而自领大军出征大战的客观结果了。这也是诸葛亮自持对刘备影响大于关张,低估了刘关张三结义的巨大威力的必然苦果。
质疑五,张飞表面是部将所害,根本原因则不然。
关羽遇难,张飞誓要报仇。诸葛事先明知张飞性情火暴,再三不肯出兵伐吴,以诸葛的智慧必定知道如此会导致张飞矛盾激化被害。如果当时保护张飞改与哥哥刘备住在一起是患难之时的兄弟常理,也不会造成如此恶果。而在痛失二弟关羽的关键时刻,三弟张飞却被诸葛亮离间于刘备而远在阆中。而张飞向哥哥哭述失去二哥之苦,誓要报仇可惜没有被合情合理地安排在刘备身边安抚稳定情绪,以致远离大哥酗酒暴怒造成被害,是诸葛亮明知其后果而有意安排的,可见其心之狠。
与关张的屡次干涉诸葛而产生两兄弟的被害最终惊醒了刘备,才有了刘备的决心倾举国之力灭吴报仇的切齿之痛,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不带诸葛谋胜,相反却对诸葛亮行贬、疏之举。与隆中三请诸葛已经形成了鲜明对照,绝非刘备无情,实则梦中惊醒,已对其中缘由心知肚明。
后来刘备兵败白帝城托孤也是无奈之举,并私下提醒刘禅,今后须以父亲之礼待诸葛,方可保平安,是刘备的聪明之举。
诸葛虽有神机妙算之能,事先安排分离了刘关张三人;但就是没有算到刘关张三结义的无比凝聚力导致刘备的复仇,抗拒了他自以为是的运筹帷幄。失去了关羽,就等于失去了荆州的战略要地,失去了张飞,也就失去了刘备的信任,以致后来刘备不幸战败又导致失去了蜀国的大部分军力,白帝城刘备托孤时,又安排了李严制约之,使诸葛亮长期难有回天之力,足见刘备对其的惩罚。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质疑六,孟达后来准备起兵反曹助蜀,如此重大军机,为什么诸葛会犯兵家之大忌,去拖上几天?原因在于,先前孟达在战争中杀过诸葛亮的亲属,此时诸葛借机报信给司马懿借刀除掉了诸葛家族的仇人,而值国家大局利益而不顾,是其心胸狭隘,公报私仇的表现。
早有史书多记载,休怪后人来点破。
现今商界,人际多为利而和,唯利是图者居多,故常有信而多无义。见二人合作,一人有信有义者多,二人都有义者少。三人合作,都有信有义者则少之又少。然三人有信有义又有大志同心协力结为三兄弟为民共谋大事者,除刘关张外,古时致民国之前未见。此决定于教育大势造英雄。汉时倡导儒家进步思想才有了三国时期众多的有德有志有为之士,才有了桃园三结义的客观机遇。
抗日,解放,抗美的战场上,又出现过多少同生共死的刘关张兄弟。
自十月革命后,前至中国工农红军,后到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团结友爱互助的共产主义情谊和理想指导,带动了新中国人民的团结奋发,欣欣向荣;当时有歌颂曰:“革命熔炉火最红,毛泽东时代出英雄。”已经代替了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
古今赞美刘关张,兄弟楷模三结义;现代多出刘关张,桃园创造天下公。
东吴孙坚讨伐董卓,勇战在前,孙策意联袁绍伐曹,均以大义为先,当为英雄。孙权不以攻曹大义为要,以私偷袭荆州,杀害关羽。在刘备兴大军报仇时又屈膝宁愿献出荆州,形如小人之为。故当时民间传曰,关羽北伐时,梦中被猪咬了一口,形容孙权贪得无义。
三国虽言曹操“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但是千里走单骑义放关羽,不究其过五关斩六将之罪;不究陈琳受袁绍命写征讨书辱骂之责,而委以重用;不究属下私通袁绍之为,尽烧其文;部将战败,在属下求情后,尽免死罪补过。这些事实都不像上述所言宗旨,可见其大度的宰相胸怀。
曹操能在董卓篡权时勇于行刺,急智解脱,又尽军力联合诸侯伐董;作战中严令军队不得动百姓财产,保护粮田;尽国力推行屯垦,每户奖励钱粮牲畜;并专以诗句为天灾人祸尽受苦难的百姓表示出深切的同情,此实为曹操心忧天下的大善之心。曹操致后来的曹丕与曹睿,经常亲临前线,在实战中锻炼,方才有了一代代的明主。此为曹操深谋远虑的博大胸怀,实为英雄之大为。
但在另一面,曹操虽施大义于民,然权谋为上,而轻道义,再到司马家族,继以曹操的权谋治国,愈无仁义,终使朝代不长,败于大乱为必然的恶果。所以后世史学家总结经验,从社会稳定发展角度出发,注重三国的哲理,批判霸道,尊崇仁义,实为真理。
趣味三国,变化颇多。事在人为,足有启迪,有十大假如。
假如华容道任用张飞只放曹操,而俘虏其将部,则情况大有不同。
假如凤雏作战如诸葛,后方压阵,则不会有落凤坡之失,而形成龙凤双飞,大业有成。
假如刘备先机得荆州,又以“玉带昭”联合袁绍、孙策、马腾同时进攻曹操,则战略形势会完全改变。
假如刘备得西川后向荆州及时增兵,起码调动五虎将之一,增兵十万,协助关羽镇守,就能够具有了北攻而南防的战略实力,绝不会给东吴创造出薄弱环节,而失去荆州这个“执天下之牛耳”的战略重地了。
假如关羽虽兵败而不留麦城,速撤离回大庸,事态就完全两样了,历史也会重写。
假如老将黄忠参与后来的作战,因为他老道的丰富经验,很可能就不会犯兵家之大忌,不会使刘备彝陵屯兵密林之处,就不会发生后来火烧连营的大败了。
假如刘备攻打孙权有诸葛参军,就会有灭吴的战略胜利。
假如街亭战略要地派实战经验丰富的将军要道驻垒守卫,则会形成对司马的包围优势,历史也会改写。
假如诸葛同意魏延奇兵出斜谷,巧取长安,则战略形势就会大有变化。
假如诸葛效仿汉初韩信与萧何的前后战略配合,以姜维前方作战,自己后方压阵,则司马之流必叹为不及,可能历史就会重写。
结合现今商战各行业,均有三国哲理贯穿其中。比如本律师的诉讼策略,在闸北区法院和第二中级法院一、二审判决生效的,新民晚报以“上海房屋贬值赔偿第一案”为题报道的该技术性案件,本律师先经过仔细地诉前技术性研究,犹如战前设伏地点的调查,一审举证期限内相续申请了两个司法鉴定,如先设伏兵,而后取胜于决战,对方五个律师也归于最终失败。三国哲理,而今商战之大用也。
罗贯中对三国志进行了人为编纂,引出了无数哲理,使历代无数英雄竞相揣摩,然哲理后面还有哲理,容后人细细品味。
今热播《三国》引起世人关注,比十六年前热播的《三国演义》更精彩,突出了重点和主题;情节细致入微,用白话文尽致拓展了罗贯中本要表现的深刻哲理。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战争场景厚重,气势磅礴,战斗场面真实丰富,激烈惊人。确实是宏篇巨作,更胜一筹。
《三国演义》画龙;《三国》点睛。

                                       上海耿战军
              作于2010年10月14日,2011年9月26日至28日,12月3日修改。

 

律师资料

耿战军律师
电话:18964156…

我的精采回复

最近访问